打开央视,经常会看到一些肥料产品的广告,能在央视黄金时段做宣传,当然得掏不少钱。肥料究竟能有多大的利润,能撑得住企业把大笔的钱花到宣传上?这是很多农民朋友的疑问。今天,就告诉你一吨复合肥能赚多少钱。不过,信不信由你! 业内都在讨论复合肥原材料紧缺和涨价话题,那么,为什么会涨价?复合肥工艺有哪些?生产成本受什么因素影响?原材料配比怎么算?用了这么多年化肥,这些基础问题,很多人还是懵的。为此,梳理相关知识,让大家对产品及其工艺有更清晰地了解。 复合肥的生产成本怎么计算? 市场一般将复合肥按照养分比例进行分类,如硫基、硝基、氯基和硝硫基等。不同的生产工艺,其生产成本也不尽相同,按照造粒工艺,可分为喷浆造粒、氨化转鼓造粒、团粒、塔式造粒和钢带造粒等。 复合肥的配方是指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以及其他元素的加入量。因为复合肥多数用来作基肥,所以实际上也就是指基肥中氮磷钾的比例。比如15-15-15的复合肥,就是指100kg肥料中含氮15kg,五氧化二磷15kg,氧化钾15kg。即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为1:1:1。 以生产一吨15-15-15cl复合肥为例,其原料分别为氯化铵(23.5-0-0)、尿素(46-0-0)、磷酸一铵(11-51-0)和氯化钾(0-0-60)。 钾仅由氯化钾提供,因此氯化钾的用量为150kg/60%=250kg。 磷仅由磷酸一铵提供,因此磷酸一铵的用量为150kg/51%=294kg。 磷酸一铵中提供的氮含量为341kg*11%=37.51kg。 因为氮肥有尿素和氯化铵可供选择,根据生产物料的造粒物性,最佳生产配方应是尿素与氯化铵按某个比例搭配量,假设氯化铵和尿素供氮各半,氯化铵的用量为56.25kg/23.5%=239kg,尿素的用量为56.25kg/46%=112.28kg。 因此,生产一吨15-15-15cl复合肥共需要氯化铵239kg、尿素112.28kg、磷酸一铵294kg和氯化钾250kg。填充物的用量为:1000-239-112.28-294-250=104.72kg。 最新的原料报价为氯化铵600元/吨,尿素2090元/吨,磷酸一铵2500元/吨,氯化钾2000元/吨,填充物以1500元/吨计算。生产一吨15-15-15cl复合肥的原料成本为1770元,加上近2%的原料损耗,其成本为1800元/吨左右。 而肥料的出厂价还包括包装费用、仓储费用和两百多元的生产费用,其成本已超过2000元。目前45%cl(15:15:15)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在1950-2150元左右。 一般来说,工艺先进、损耗率较低、生产量大的大型肥企生产成本稍低,而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稍高,环境污染也相对严重,生产出现停滞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复合肥市场气氛稳中向好,但企业方面除部分政策面调整外,预计价格层面调整有限。 一方面是原料波动收窄,另一方面前期预收普遍较好,后期补仓单有限;第三环保方面不确定性尚存,企业操作谨慎;第四下游对高端价格抵触。预计下月主要企业或平稳走货为多,重点关注环保及原料走势。 复合肥不同生产工艺,肥效有差别吗? 喷浆造粒工艺: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复合肥造粒均匀,质量稳定,肥效长但肥力稍低。建议农民购入作为基肥使用。 氨酸法工艺:将多种原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计量送入造粒机内,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养分比例合理,适合配方施肥,但颗粒呈不规则状。 料浆法工艺因其生产规模、投资规模等多项因素制约,主要在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应用。 而团粒法因其工艺简单、投资少、操作便利等特点而被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其缺点是生产过程中经验因素比较强,产品对原料局限性比较大。 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具有速溶速效的特点,产品不易结块,高氮配比的复合肥较多使用该工艺,但工艺不成熟或控制不好易产生缩二脲,对作物有毒害作用,建议农民选择大厂家生产的产品。 施用含氯化肥“4注意” 含氯化肥是指含有氯离子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也包括以氯化铵、氯化钾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复(混)合肥、专用肥、配方肥等。含氯化肥使用不当可烧种、伤苗,造成“氯害”,在具体施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注意不要在敏感作物施用: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忍耐性差异很大。 因此,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水稻、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类、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的作物上;对耐氯性弱的忌氯作物,如烟草、茶叶、莴苣、西瓜、马铃薯、紫云英、柑橘、葡萄等,一般禁施含氯化肥。 此外,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叶期,小麦在2~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叶期。 |
![]() |
真相:肥料广告霸屏央视黄金 |
打开央视,经常会看到一些肥料产品的广告,能在央视黄金 2018-03-12 11:52:45 |
![]() |
尿素价格上蹿下跳,春耕市场 |
笔者想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来向大家讲述化肥市场的一些分析 2018-03-12 11:50:49 |
![]() |
液体肥别买这样的!四招教你 |
液体肥料是我们现在使用很多的一类肥料。按行业标准,当 2018-03-12 11:50:03 |
![]() |
紧急停限产!多地发布重污染 |
化工行业采取应急减排措施; 停止所有露天矿山开采等作 2018-03-12 11:48:15 |
![]() |
少施肥还高产,一定避开这21 |
同样都施肥,为什么人家的农作物长得又好又壮?果实又多 2018-03-12 11:47:05 |
![]() |
@农资经销商,农资好厂家和烂 |
很多农资渠道商是几年换一个厂家,跟着一个厂家坚持合作 2018-03-12 11:4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