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将于2012年1月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往届不同,“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首次设置了农资分论坛,该分论坛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联合主办。时值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农资分论坛紧张筹备之际,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长吴子敬一行来到农资分论坛执委会办事机构视察工作,并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期间吴子敬秘书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创新引入农业 平衡产业发展
国家创推委首次将目光聚焦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资行业的创新、成长,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当前农资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当前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农资行业探寻破局之道。吴子敬指出,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吴子敬指出,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的根本是粮食的稳定,农资产品尤其肥料产品是支撑粮食稳定生产的关键,而目前国内农业发展仍然存在施肥单一、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整个国家的资源过多的倾向于工业,使得中国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也导致了能源、资源的紧缺和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缩减。现在,政府已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以寻求各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从而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包括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而更为重要的就是要素市场一体化,各类生产要素要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
创新机制在农业生产中的建立是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保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各地正在加紧治理和维护,草原退化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水资源、肥料、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
人口、知识、科技、生产资料在城乡之间的流通正在畅通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前进。吴子敬表示,初步估计,“十五五”前中国能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完全实现城乡发展的平衡。
农业科学化推动农资行业转型发展
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农资行业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大环境。吴子敬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正在走向科学化,主要体现就是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技能化、集约化和订单化。同时,农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区域,农民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已经走向了自发自觉。
吴子敬说,目前中国农资行业依然缺少真正具有科技含量和成本优势的大品牌,当前所谓的品牌竞争往往演变成价格竞争,随着价格的降低,出现的是非技术提升产生的成本缩减,最后体现在产品方面就是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在对农服务方面出现了政府和企业连接不到位,农化服务不够细化和深入等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吴子敬指出,农资行业目前的研发、生产和经营都要面临转型。首先,农资领域需要强化对人才的吸引,以专业人才支撑农资产品的研发生产,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化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其次,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到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都要积极展开对农民科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积极推动全民科技提升,为更多科技含量高,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优质农资产品的应用创造条件;再次,目前农资产品的营销模式也需要转变,强化责任意识,增加科技价值引导和农化服务在营销中的分量。
建立正确的幸福观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吴子敬表示,建立正确的幸福认知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前提。过多的强调经济建设,忽视道德和文化的构建和巩固,会让人们的幸福观偏离正轨,使财富多少成为衡量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吴子敬指出“十二五”期间实现城乡统筹,要关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教育的一体化,农民的生活养老和教育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关键所在。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是缩小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过去只强调收入,而忽略了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改造。农村环境如果不进行综合治理,城乡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过去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农业支持工业,现在工业经济已发展壮大,发展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正是时机。
吴子敬表示,农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以剥取资本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变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提升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争取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
对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认知,吴子敬认为媒体责无旁贷。媒体需要强化公益色彩,避免过度功利化。尤其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资媒体更应该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正确引导农民的价值观和幸福观,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作者: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