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农业增产的重要物资。随着化肥市场经营放开,我市化肥市场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化肥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部分经营者特别是流动商贩利欲熏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导致坑农害农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市政协委员、市物价局局长盛斌杰建议青岛应尽快建立全市化肥储备制度,确保农民用上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化肥产品。 “"化肥生产的常年性与农业用肥的季节性矛盾"是化肥市场供求的典型特征。目前农资市场存在一种现象,当价格上升、行情看涨时,普遍抢着要货,造成资源紧缺错觉;当价格下跌时,都想回避风险,不愿要货,形成资源过剩假象。”盛斌杰对记者说,这种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相对“紧缺”与“过剩”现象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化肥市场缺乏有效储备调节。而建立化肥储备制度,由承储企业结合正常经营增加化肥购进和库存量,在用肥旺季投放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化肥常年生产与季节使用之间的矛盾。 建立化肥储备制度还可有效调控化肥市场价格,盛斌杰表示,化肥储备对市场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其淡储旺供的“吞吐机制”来实现,每年春耕和夏秋备播是用肥旺季,一旦化肥供应衔接不上,价格就会扶摇直上,耽误不起农时的农民就要承担高价风险。建立化肥储备制度,有利于调动承储企业积极性,在淡季时抓好化肥货源组织工作,增加化肥储备,在农民用肥旺季时适时投放市场,从而有效控制化肥市场流通量, “蓄水池”发挥 作用,一方面实现淡储旺供,调剂余缺,稳定价格;另一方面,可利用化肥储备规模和出库价格,对化肥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向进行引导和调控,实现化肥价格平稳运行。“供销社可以说是践行化肥储备制度的最佳主体,供销社一直是化肥经营的主渠道,从我市全年化肥供应情况看,全市化肥需求总量约为80万吨,供销社供应总量约为56万吨,占全市供应总量的70%,并且具备较高的经营能力、储存能力和完整的销售网络。像各级供销社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专门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商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拥有较大规模的标准仓库,并在平度、莱西、即墨、胶州和胶南分别设立5个农资配送中心,全市经营网点2656个,经营网络几乎延伸到各个行政村落。”盛斌杰说道。 据介绍,黄岛供销社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已实行多年,从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实践来看,利用淡季化肥价格较低优势,对调控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化肥市场稳定、维持农业生产大局、保护农民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担负政府化肥储备5万吨,政府贴息150多万元,使当地市场化肥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本报记者 陈栋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