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开。随着两会的开始,耕地污染、现代种业、高效肥药、家庭农场成为全国两会和近期涉农的焦点。
一、缓释肥推广提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了启动高效缓释肥使用补助试点,这既是对行业多年呼吁的回应,也是对这一产业发展方向的肯定。在近些年的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发出了补助缓释肥产业的呼声。国家大力扶持缓释肥产业,最根本的考虑有三条:一是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面源污染;二是降低化肥产业的能源资源消耗;三是通过减量增效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但与此同时,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上,任何补贴都难免会对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干扰。事实上,在对具体肥种的补贴上,政府是相当慎重的。截至目前,在农肥当中,缓释肥是继有机肥之后成功获得财政补贴的产品。因此,接下来,如何摸索和制定科学、合理、公正的补助制度将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相信在这个话题上,来自农学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委员将在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提案或议案。
二、土壤治理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以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梳理近期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我们发现,污染防治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农业领域的耕地退化和水源污染问题正成为各地两会上的中心议题之一。耕地质量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在这一点上,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至关重要。山东两会的一号议案呼吁对生态农业区的土壤改良情况开展定期、实时检测不得超标使用化肥农药。在湖北两会上,致公党湖北省委会提交的集体提案将农业面源污染列为引发地下水污染的三大根源之一。而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要求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确保耕地安全利用。与此同时,今年的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可以想见,在政策推动和舆论关切的双重压力下,今年两会针对土壤治理和耕地保护将会传出更多更强的声音。
三、农资监管任重道远
农资打假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老大难。在全国两会这个规格最高的议事场合,有关规范农资生产流通秩序的建议声一直是不绝如缕。在这当中,以推动肥料立法的呼声最为引人瞩目。自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武四海提交关于尽快出台肥料法的议案后,肥料立法的建议得到了众多两会代表委员的赞同和支持,成为当时行业的一大热点。其后,由于多种因素,推动立法的声音渐次趋弱。2012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霍金花再次抛出肥料立法的建议,提出通过立法来加强肥料生产、销售及使用管理,以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但从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12年两会代表的议案批复情况看,肥料立法还没有实质性动作。在肥料、种子、农药三大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当中,截至目前,种子法新一轮修订即将启动,农药管理条例修改也已列入国务院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而在肥料方面,2007年就已形成的肥料管理条例草案至今也尚未公布。新一届两会代表在这个问题上将有何作为,值得农资人翘首以待。
种 子
四、种企转型仍是焦点
种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农作物种业被认为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关于发展现代种业的话题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极为火爆,两会代表就扶持种企畅所欲言。来自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许雷建议国家出台面向农作物育种科技企业的补贴政策、建立育繁种基地的土地划拨或土地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全国人大代表李登海通过本报呼吁央企进入种业,为良种研发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从今年看,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尔后,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现代种业也有两处重要的表述:“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在此大背景下,种业转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进现代种业的大讨论相信仍将是本届两会的一大风景。
五、转基因在争论中前行
转基因是近些年全国两会中最富争议性的话题。作为一门前沿的生命科学,它的前景极其诱人;而作为一种农业技术,它的安全性又屡屡被人质疑。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所谓“挺转派”和“反转派”的争论常常成为媒体的头条。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中央农村工作小组陈锡文的各自表态最耐人寻味。韩长赋在2012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国家正积极稳妥推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而在转基因监管方面,要规范管理,加强安全评估。陈锡文在两会期间就转基因问题阐述了三点意见:一是转基因育种作为一门前沿科技,我们不能落后;二是考虑到食品安全,在转基因农产品销售上必须慎重;三是在转基因产品消费上要让老百姓拥有知情权。当转基因遭遇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面对鱼和熊掌的取舍,我们相信这样的辩论还将继续。
涉 农
六、农技推广走向纵深
2012年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在农技人员看来,这一年也可定义为农技推广年。2012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农技推广的呼声也是最高,在交付全国人大农委的53件议案中,有5件提出修改农技推广法,在所有动议立法的议案中,数量名列前茅。今年1月1日,新修改的农技推广法已经付诸实施。从今年一号文件针对农技推广问题的最新表述看,农技推广建设正走向纵深,未来的重点是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其中的核心是两大板块:一是强化包括科研院校在内的公益性服务体系;二是要培育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多主体的经营性服务体系。毋庸置疑,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牵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现代农业,这一进程正在加快,同样,这一话题也正在升温。
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兴起
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中国农村生产经营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而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就是适应这一新形势的产物。家庭农场是今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概念,鉴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集约化的趋势,未来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而近些年自发形成的各类农业合作社,尽管数量持续递增,但发展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政府的实质性扶持偏少。今年一号文件在有关合作社的部分有较大篇幅的表述,明确提出,要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他们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去年两会期间,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鲁中祝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合作社的扶持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就目前来看,对合作社这一新事物无论在政策设计还是扶持力度上都有诸多不足,而这个问题既考验着政府的决策智慧,也是对两会代表委员敢于建言、善于建言的一种期待。
农 药
八、建设现代植保保安全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植物保护作为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现代植保显得非常迫切、非常重要。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高层论坛上强调,建设现代植保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植保防灾减灾,不仅关系到农产品数量安全,也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加速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转变,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能够引起网民共鸣的有几类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植保,转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减少农药残留,促进绿色消费,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安全的迫切要求。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在本次两会上,涉及食品安全、农药安全使用的话题必将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