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煤化工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尿素、甲醇等产品产能过剩,煤头氮肥企业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路线已迫在眉睫。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一批煤头氮肥企业正以量体裁衣、多元化发展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升级的发展之路。
在氮肥大省山东,不少传统的氮肥企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多条产品链并举的园区化格局。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初步形成煤化工、盐化 工、氟硅化工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已具备年产330万吨化肥和275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具有四大类36种化工产品。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长张金城表示,多元发展与做强化肥主业同步,是企业适应市场、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在稳定化肥生产的同时,上马相关项目,目前已具备了年产120万吨氨醇、150万吨尿素、20万吨混甲胺、25万吨DMF、 35万吨醋酸、3万吨醋酐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产业链,甲醇、甲胺、DMF、醋酸产业链,氢气、己二酸、乙二醇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 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山东省寿光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也建成了煤化工、炼油化工、生物化工3个核心产业区,企业的煤化工产业达到了年产90万吨合成氨、150万吨尿素、 50万吨甲醇、60万吨复合肥的规模;炼化产业建成了年产100万吨常减压、6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70万吨汽柴油加氢和20万吨碳四深加工的生产能力; 生物产业形成了年产40万吨淀粉、20万吨葡萄糖、40万吨山梨醇、1万吨甘露醇、3万吨维生素C的生产规模。
“从表面看来,这些企业多元发展的产品都不是市场紧缺的,也不是高精尖的新产品,但他们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上马的这些产品都拥有一定的市场,也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这些产品上马后,都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推动企业装置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会长杨春升表示,“现在,市场上紧缺的产 品已经很少,企业在主业做强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多元发展,只有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上马能立足市场的产品,才能赢得发展机会。”
杨春升强调,多元化发展有几个前提,一是有实力、有资本积累;二是有原料优势;三是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上什么项目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情况,这样才能具有冲击市场的潜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一批规模小的氮肥企业也在延长产品链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山东舜天化工是一家年产12万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多年来,他们在节能降耗 方面一直走在了全省前列。去年,他们建成了年产10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工程余热与造气、复合肥连成一网,进行综合回收,形成液尿—三聚氰胺—尾气—尿素的 产品链。他们还建成了万吨级胶粉生产装置,自主研发了利用废旧轮胎生产高强力橡胶粉新工艺,技术及经济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实全国的煤头肥企都在积极谋求多元化发展。河北省最大的氮肥生产企业——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采用航天炉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6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的同时,去年先后竣工投产了年产10万吨硝酸、15万吨硝酸铵和1万吨环己胺项目。
“上马硝酸和硝酸铵项目,我们有很强的原料优势,我们的煤价低、工艺控制得好,因此对市场还是挺有把握的。”该集团总裁刘金成这样告诉记者。据悉,他们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的硝基苯加氢制对氨基苯酚、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项目也正在开发中。
7月,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开工,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6月投产。未来3年,该公司将以现 有的煤化工、磷化工产品为基础,以化肥、精细磷化工、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循环和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实现产业链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