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集团,作为一家以发展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导,集科、工、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型企业,拥有员工1.5万多人,资产总额160亿元,下设1家上市公司和30多家分、子公司,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产品有40多种。其中,合成纯碱、两钠、原盐、溴素等7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符号,并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绿色化工特别行动——2012责任关怀主题行,走进了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探寻海化发展之路。
安全管理
在海化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相关安全责任人告诉记者:“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狠抓基础工作,重质量、重过程、重细节,才能形成保障安全生产和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海化人眼里,重视安全生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抓好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一直以来,海化集团把“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守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执行力。通过认真贯彻‘三个确保’,坚决杜绝违规行为,强化人、物、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夯实生产运行管理基础。季度上及时检查和考核,确保公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加强设备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加强质量计量管理,提高管控能力。
加快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增强员工自身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使员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为企业打造生产提供保障。
循环经济道路
促进了海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近年来,海化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导,热电、精细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海化集团积极发挥海洋原油和海化原盐两大资源优势,探索以化带油、油化结合的特色化工“差异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从无机向有机、盐化与石化的产业延伸,着力打造石化盐化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新优势,从根本上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企业向循环经济方向上的迈进。
目前,海化集团积极探索海(卤)水资源合理开发、梯次利用的新路子,实现了海(卤)水养殖、放牧卤虫、化工工艺冷却、提溴、制盐、生产硫酸钾等“一水六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碱、溴、苦卤化工、精细化工系列为主的四大产业链条,建立起了上下游连接、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生产降耗
永远是海化降本增效的命脉
“降本增效”四个字在层层传递中变成了海化人切切实实的责任。他们不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市场的好转,而是把生产降耗作为降本增效的命脉。
生产降耗环、费用管控环、优化采办环、市场运作环、细化考核环,五环联动,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环环凸显成本,环环紧扣效益。狠抓“生产降耗环”、严格“费用控制环”、优化“采购供应环”、 把握“市场运作环”、细化“专项考核环”,“五环联动降本增效”以其实实在在的措施成为2012年海化集团生产经营工作的主线。
据了解,除了“五环联动降本增效”措施以外,海化集团还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实、抓好;加强指标分析,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千方百计降低能耗;加强节能、节水项目效果分析评估;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大力实施生产降耗。
海化集团表示,生产降耗并不只是降低了生产上的成本,生产上的降耗很大程度上也与环境相关联。目前,海化与环境资源已经能够和谐共存,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和发展模式,在海化集团已经实现。
对于海化集团2009年是一个转机之年。该年,企业正式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让海化集团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集团方面表示,今后几年,海化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安全海化、效益海化、和谐海化”这一目标,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和创新驱动理念,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把海化集团建设成为中国海油北方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石化盐化一体化特色化工产业基地,成为海油总公司“两洲一湾”中下游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总公司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