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地区:河北省沧州市 《中国农资》记者 丁文健 结构调整农民富 旱情严重待缓解 春节期间,《中国农资》记者对河北省沧州市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新型肥料的应用,当地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收入增加 种田积极性提高 据当地种植大户丁恩胜介绍,截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沧州地区还存在着一定面积的盐碱地,随着多元肥料和配方肥使用面积增大,很多盐碱地土壤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据当地农业部门介绍,近几年本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呈递增趋势,其中主要以棉花、果树和温室大棚蔬菜为主。且目前沧州市各区县都有土地流转的现象,土地被种植大户承包。 “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仅能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的问题,使更多的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当地大学生村官丁明松说。 旱情严重 农资市场冷清 由于沧州市自 去年11月起至今仍无降水,土地旱情严重,记者在麦田中发现,湿土层要在地表以下10cm左右,已经超过了冬小麦根系所达,部分小麦已经开始出现根部枯萎的现象。 据沧州南部一位县级农业干部透露,中央和地方都对干旱非常重视,各级抗旱资金也已到位,但由于部分偏远农田仍处于无机井、未通电的情况,不能实现人力灌溉,所以能否彻底解决干旱问题关键要看2月中下旬天气情况。 受干旱影响,目前本地农资市场异常冷清,据沧州城府农资公司经理刘怀成介绍,春节前后,除部分市级经销商有部分到货外,基层市场还处于冰冻状态。 调查地区:河北省固安县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干旱虽严重,冬小麦仍能平稳过冬 从去年入冬伊始,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北方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天气,目前华北地区的冬小麦长势如何?对于后期粮食产量有多大影响?面对干旱天气,农资市场将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中国农资》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河北冬小麦种植区的最北部——河北省固安县。 记者首先来到固安县袁各庄村,村里的冬小麦长势不一,据村民王书永介绍,村里有部分冬小麦在播种期就开始“打冻水”,这样的小麦即便遭遇旱情,也不会对后期长势影响很大。但是没有“打冻水”的冬小麦就存在减产的可能。不过王书永也表示,虽然现在看起来冬小麦秧苗长势不佳,但是并没有伤及根部,现在就说会出现大规模减产并不科学。当下最佳缓解方式是在近半个月内能出现少量降雪或者采取人工滴灌处理,但是不能在气温过低的情况浇灌冬小麦,否则将会冻及根部,造成致命伤害。 为了解小麦受旱的农情会对开春农资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又来到袁各庄村农资店了解当地农资市场情况。店主告诉记者,目前化肥销售季节并未开始,受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尿素价格逐日攀升,自大年初四过后,尿素价格每日均涨10元/吨,到现在批发价已经接近2010元/吨,而且还有看涨的可能。此外,由于冬小麦受到干旱天气的农情影响,农民将会尽早准备返青水,提前购买尿素,所以当地经销商预计今年的尿素不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将会比往年同期有所提升。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固安县农业局,副局长白振华介绍说固安县除去年播种期有少量降雨外,直至现在基本没有任何降水,但是小麦减产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大部分农民都已经浇了“冻水”,而且目前地下水较充足,基本三十多亩地一口井,只要开始浇返青水,不用一周就能浇灌所有土地。此外,他建议浇返青水最好是在3月底4月初,现在温度低,地温也低,并不适宜浇灌。 调查地区:陕西省咸阳市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旱情带来用肥新思路 临近春节,陕西关中地区迟迟未见有效降水,据了解,去冬以来,陕西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5至8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2月份关中地区降水量将较历史同期平均降水少2至5成。立春已过,冬春连旱已形成,旱情进一步发展,据统计,陕西省在田作物受旱面积已达443万亩。 《中国农资》记者在春节前来到咸阳市秦都区陈阳宅钓台乡,看见不到10亩的耕地上,田地里没有一丝潮湿的迹象,某些区域田地的裂缝已经宽至一厘米,大棚中的青菜大多叶子枯黄,当地村民只能坐等春节后的第一场雪。对于今年的干旱情况,陕西盛农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昕昕形象地描述道:“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但市场不对咱笑了。近几年天气比较干旱,今年旱情尤其严重。往年12月和1月,只要有一些雨水,农民就陆陆续续开始施用尿素了。近两个月内没有下雪,地里不潮湿,化肥就不能溶化,农民只能推迟用肥。因此,12月和1月陕西地区的销售季节就无奈地错过了。” 近几年,天气变化异常,农民也不得不根据天气情况开拓用肥的新思路。翟昕昕告诉记者:“以前经销商和农民都会提前1-2个月购肥,但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经销商开始现买现卖。同时,现在雨水不够,农民种植时间越来越短,因此用肥时间也就缩短。以往,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农民播种和收割的时间比较充裕,但现在雨水减少,农民需要抓住时机施肥,一旦错过了雨水,便很难达到预期产量。因此,农民只能集中收割、集中播种、集中施肥,对化肥企业来说,销售运作过程中风险就更大。” 调查地区: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兴水利保丰收 机械化促高产 在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今年旱情特别严峻。从去年十月初种上小麦,该地区至今无有效降水。“去年刚入冬的时候已经浇过水了,但是现在旱得厉害”,该镇王展村村民宋玉夏说。那么,当地农民将如何应对旱情?《中国农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春旱严重 水利有保障 今年的旱情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来,记者前去采访宋玉夏时,路上到处都是土灰,这在往年是不多见的,而且沿途的麦地里,麦苗的叶尖部分已经开始发黄,麦地的土壤都是干土。针对现在的旱情,当地政府的主要策略是打井、修水渠。目前,在水利上,王展村的水渠建设基本到位,水井在52眼左右。乡政府正计划为该村再打一些水井。“现在虽然旱情严重,但是我们这里基本可以做到旱涝保丰收,我们村有3000多亩地,5天内就可以灌溉一遍。”宋玉夏说。 而在离王展村不远处的一个村庄,记者碰到了一位农民,据他介绍,在2010年,该村新打水井20多眼,水渠建设也正在进行。因此旱情虽然严峻,但是水利仍有保障。 机械作业助秸秆还田 “以前玉米每亩地只能收七八百斤,秸秆还田以后都能达到1000斤以上”,宋玉夏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鼓励下,秸秆还田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这个小镇上,农民多是一年种两茬作物,一季冬小麦,一季玉米。每当小麦快要成熟的时候,农民就开始在麦田里点种玉米,到了6月初收小麦。“这个时候,大联合收割机就开进地里了,一边出小麦,一边粉碎麦秸”,宋玉夏说。粉碎过的麦秸就平铺在地里,自然腐化。 虽说小麦秸秆还田还需要改进,但是玉米秸秆还田就成熟得多了。在9月份,农民收完玉米后,粉碎玉米秆的机器就进地了,这个时候处理玉米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粉碎过后,用大犁翻地,把碎杆掩埋在地面25公分以下,这个时候气温高,秸秆湿度大,容易腐化,大约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农民才开始播种。另一种方法是,玉米秆粉碎后,通过机器把它与土壤混合,每隔几年再深翻土地。据当地农民反映,这两种方法均不会影响冬小麦播种。虽说秸秆还田需要大型机械作业,农民种地成本提高,但是这对改良土壤,防治土壤板结,增产增收有明显效果。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