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肥料  化肥
农业部印发《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16-02-17 14:34:04      阅读数: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我部制定了《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基础。 
                                                                                          农业部办公厅 
                                                                                         2016年1月27日 
  
                                   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15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部的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粮食实现“十二连增”、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棉油糖果菜茶等作物稳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种植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形势,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2016年种植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厚植新优势,增添新动力,开辟新境界,努力提高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目标上,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夯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糖料等农产品供给稳定。二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措施,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三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发展。 
  在重点任务上,做到“三个坚持、三个突破”。一是坚持科技引领,力争在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病虫统防统治、化肥统配统施等新型服务,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坚持效益为重,力争在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建设主产区,划定功能区,建立保护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改造老果(茶)园,促进提质增效。三是坚持生态为先,力争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树立绿色理念,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实行用地养地结合,探索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减少面源污染。 
  一、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一)稳定小麦水稻面积。今年种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粮食生产,保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防止出现滑坡。重点任务是稳定小麦水稻面积,守住“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确保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稳定黄淮地区冬小麦,适当恢复北方春小麦。巩固提升东北粳稻,稳定南方双季稻。积极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满足消费需求。会同发改等部门,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指标,落实责任,加强督查,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加强分类指导,分区推进落实。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着眼增产增效的目标,大力开展深松深耕,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小麦“一喷三防”、地膜覆盖等防灾增产技术。着眼绿色发展的需要,集成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技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着眼结构调整的任务,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帮助农民解决替代种子等问题,确保结构调整顺利开展。 
  (三)推进科学防灾减灾。针对今年超强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早制定防范预案,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推进科学抗灾,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分地区、分作物、分灾种制定科学抗灾技术方案,因地制宜落实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救灾,灾情发生后,组织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灾区调查灾情,指导农民落实救灾措施。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农民搞好生产恢复。 
  (四)强化病虫监测防控。构建重大病虫疫情信息化监测网络,加快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监测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监测预警,对重大病虫的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带、常年重发区加密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突出重大病虫,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危害。全力阻截植物疫情,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有效处置,遏制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 
  二、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 
  (五)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有序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发展格局。把握调整目标,实现“两保、三稳、两协调”,即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糖料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消费、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明确调整任务,着力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 
  (六)调整玉米结构。落实《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巩固提升优势区,调减非优势区,采取有力措施,层层分解任务,力争调减1000万亩以上的玉米面积。加强政策引导,落实好“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等补助政策。落实替代作物,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明确调整方向,推动适宜性地调、种养结合地调、生态保护地调、种地养地结合地调、有保有压地调、围绕市场地调。加强指导服务,保障种子供应,搞好市场对接,配套栽培技术。 
  (七)启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坚持生态优先、轮作为主、休耕为辅、自然恢复的方针,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农业持续发展。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轮作休耕试点的规模范围、补助标准、操作方式。突出重点区域,轮作重点在玉米非优势产区,休耕重点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轮作以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饲轮作、水旱轮作为主。休耕试点在地下水漏斗区以季节性休耕为主,重点推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重金属污染区推行连年休耕(三年)、隔年休耕、季节休耕。落实补助资金,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生活有保障。倡导轮作,谨慎休耕。禁止弃耕,严禁废耕,鼓励农民对休耕地采取保护措施。 
  (八)扎实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加快技术创新,筛选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开发的专用品种,研发马铃薯馒头、面条和不同区域特色主食产品的配方及加工工艺。继续抓好9个省份马铃薯产业开发试点,支持7个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梯次推进,辐射带动。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健康消费,培育一批消费群体。 
  三、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夯实种植业发展基础 
  (九)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耕地红线。会同国土部门,严格审核,加强督导,加快推进106个重点城市周边、交通沿线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和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质保量地完成划定任务。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建立永久基本农田档案资料管理和共享制度。做好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真正实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严格规范管理设施农用地,保障设施农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用地需要。 
  (十)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创新实施方式,在粮食主产区选取一批重点县,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和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试点,集中连片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集成技术模式。突出重点区域,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十三五”规划》,继续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综合运用复合型农艺措施,遏制黑土退化趋势。继续抓好湖南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试点,创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探索有机肥、配方肥施用补助试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十一)加快建设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制定《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针对不同区域、作物布局和耕地类型,规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科学系统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完善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公报定期发布和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制度。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机构,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提高耕地质量监测评价能力。 
  (十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优先将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小麦、水稻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核心区,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口粮田。搞好规划引导,充实建设内容,积极推动以县级为平台,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等各渠道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加强投入,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 
  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种植业发展支撑 
  (十三)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配合种子管理部门,加快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激发种业创新活力。组织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加快培育一批高产稳产、附加值高、适宜机械作业及肥水高效利用的新品种。围绕“粮改饲”、粮豆轮作等,加快选育专用青贮玉米、高蛋白大豆、高产优质高抗苜蓿等品种。主动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 
  (十四)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总结经验,创新机制,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创建、高质量推进,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打造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升级版,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开展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协作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可持续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服务主体,发展耕种收全程生产性服务。创新农企合作模式,健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增产增效。 
  (十五)提升种植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互联网+”现代种植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种植业全产业链改善升级。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中的运用,催生跨区域、线上线下等多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工具,把生产管理、科技创新、农资监管、技术推广服务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指挥调度、生产管理、科技推广、监管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种植业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 
  五、促进提质增效,提升经济和园艺作物竞争力 
  (十六)促进棉油糖增产增效。稳定棉油糖面积,棉花重点是稳定新疆棉区和沿海沿江环湖盐碱地面积,油料重点是稳定油菜面积、发展花生和特色油料,糖料重点是稳定广西、云南甘蔗面积。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械作业的棉油糖新品种。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推广以机械为载体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棉花重点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油料重点推广“双低”油菜及机械种植收获技术,甘蔗重点推广健康种苗和机械栽培技术,实现质量效益提升。 
  (十七)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强化绿色引领,推广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技术模式。推进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转变,因地制宜完善种植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组装一批适宜更大规模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推进由“园”向“区”的拓展,因地制宜地整乡(镇)、整县(市)整建制推进,示范带动园艺作物更大范围提质增效。推进由“产”到“销”转化,搞好产销衔接,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增产增收。 
  (十八)深入开展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加快品种改良,认真实施新修订的《种子法》,引导企业加快果茶等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登记,建设一批国家级母本园和苗木繁育基地,推广一批适销对路、熟期合理、品质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加快品质改进,改造老果(茶)园,组装集成适宜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老果园改造技术模式。在优势产区选择一批老果园开展改造试点,示范推广。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农业保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老果(茶)园承包和改造。推进品牌创建,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大力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做强茶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划定茶叶生产最宜区。采取多种形式,创响一批茶叶知名品牌,培育一批茶叶大型企业集团,引领茶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助力农民增收、脱贫攻坚。 
  (十九)促进蔬菜生产稳定发展。稳定蔬菜面积,重点是稳定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面积。继续抓好北方城市设施蔬菜开发试点,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保障冬春淡季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做好蔬菜生产信息调度及发布,指导各地合理安排蔬菜生产,引导产品有序流通,确保蔬菜稳定供应、均衡供应。 
  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种植业持续发展 
  (二十)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突出重点作物,以用肥量大的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为重点,选择一批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减量措施。创新技术模式,改进施肥方式,推广新肥料新技术,加快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应用,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实施有机肥替代,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因地制宜种植绿肥,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水平。开展农企合作,加强与中化化肥等企业的合作,探索农企合作新机制,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加快推进配方肥到田,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 
  (二十一)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病虫统防统治减量,重点在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主产区和病虫害重发区,扶持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扩大统防统治覆盖范围,提高防治效果。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减量,建立一批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和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加快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推进精准施药减量,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此外,继续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创建,推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电子档案和追溯管理。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范围,加强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控和农药残留监控。 
  (二十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墒情监测,构建主要作物、关键季节和关键农时土壤墒情监测和发布制度。突出重点区域,在西北、西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一批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节水技术示范推广。突出重点技术,根据区域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推广抗旱品种、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继续抓好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确保试点取得实效。 
  七、加强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二十三)推动科学立法。做好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制定《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经营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配套规章,争取与新条例同步实施。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尽快出台。修订《肥料管理办法》和《肥料登记资料要求》,落实行政审批改革任务。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争取尽早列入立法计划。积极参与《土地管理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做好《粮食法》的起草工作。 
  (二十四)推动依法行政。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农药、肥料管理知识,增强农药、肥料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管理者法治意识。规范农药登记管理,组建新一届农药登记委员会,规范登记程序,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启动老旧农药退出机制,提高农药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22.8斤!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