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肥料  化肥
“故事新娘”之米:如何告别“恐怖”的数据
时间:2016-08-23 17:15:56      阅读数:

   夫君,在农资行业的营销沟通和业务培训时,一定会遇到一系列一长串的专业数据。没有它们,产品的使用无法科学,使用的效果无法传达。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数据往往是些枯燥干巴的数字,讲起来不容易入耳,看起来不容易记忆。以至于很多人都把数据这部分内容的沟通讲授当成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它。 

  那么有没有办法把恐怖的数据变成人见人爱的好东西呢?办法就是让数字变成画面。这好像有点难吧?是有点难,但有思路可循。 
  一是尽量和员工的人数、绩效联系起来说明,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努力的程度和效果。比如“第二季度我们的销售业绩冲上了500万元大关”,但到底这一冲有多大的提升呢?还要加上“也就是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8%”;如果再加上一句“我们团队人员没变化,这个提升相当于我们10个人干了12个人的工作”,那一定是极具鼓舞的表述。 
  二是用与人们利益相关的事物来计量所说的数据。比如一个汽车经销公司经理说:“我们发现公司存在的管理失误每月造成损失375000美元,这就相当于每个月我们有一辆法拉利经典名车蒂斯塔罗莎,让人开出去试驾,然后就没再回来。”相信卖车的人没有一个会无动于衷。 
  三是把人们不熟悉的数字变成人们熟悉、最近热议的内容。比如“用了我们的肥料,你的肥料利用率可以提升25%”,到底有多大的提升呢?就相当于里约奥运会上男子400米混合赛中,我们只用了3分钟就游完了冠军4分6秒的成绩。想想看有多厉害吧?这就是把数据通过联想对比产生的效果。 
  四是把分散的数据集中到一起,通过整体的效果,传达它的巨大巨量。比如听一位医学专家演讲,他说道:“每年我们这个城市有96000名女性死于心脏病。想一想我们可容纳91000人的鸟巢体育馆,每位死者一个座位都容纳不下,要坐到街上去。”这场景细思恐极,一定会强化演讲者想表达的内容。 
  当然,最后要强调一点:以上这些视觉化强化数据感觉的表达方法,只是为良好的传播效果服务的。它不是魔术也不是幻术,否则就会出现恐怖的效果。 
  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中国人为了追求高产的幻觉,除了在《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刊登“亩产稻谷130435斤”这样的天方夜谭外,为增加效果,真有地方把别的田里的水稻移栽到一亩田里,结果就是水稻密密麻麻密集到上面可以坐人,还拍成“新闻照片”在全国传播。我们完美地营造了一个谎言,结结实实地遭受了饿死人的惩罚。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传播的技巧都必须建立在不违背科学、不违背真实的基础上。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22.8斤!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