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电商话题成为热门,我个人认为电商是大趋势,但毕竟新事物的出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会有很多失败在做铺垫,农资电商作为当前创新性的事物,应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就做几个假设,农资电商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农资包括种子、农药、化肥以及各类农业机械、器械等等,但总的来说,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它们是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也就是它们往往都具有本身价值以外的可能增值。同时,农药是一种非日常生活必需的化学品,因此,它又归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范畴。所以,目前就有《农药管理条例》来约束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行为。种子是附加价值最高的农资,比如一公斤的杂交水稻种子目前最高达到了100多元,但是这一公斤的种子的可得收益却是1000多元,这就注定,农药、种子不可能像一般消费品那样卖完就基本结束,后期的影响远远大于前期的营销宣传。还有,目前中国国情,大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依然是中国当前文化层次最低的中老年一代,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能达到年青一代的消费思想状态,在这种日常非必需,但在生产上却是必需的物品上,有一些与购买日常消费品不同的思路。 场景一:一个农民到外省走亲戚,看到亲戚家的水稻长势喜人,他艳羡不已,于是仔细询问了是什么牌子、什么品种的水稻种子。 第二年,他就去本地市场寻找,却一无所获,因为本地根本没有这个种子,于是打电话求助于亲戚,亲戚很热心地告诉了该水稻种子生产单位的电话,种子生产厂家就告诉他网上销售的店址。在家里年轻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在网上购买了10公斤该品种的水稻种子。种下去之后,开始的出芽率、苗情一切正常,没成想,到了抽穗灌浆了,却发现几乎都是秕谷。这下,他慌了,于是打电话到网店里咨询,却已是人去楼空,打到生产厂家,却被告知他们的种子没有任何种子质量问题。找到当地农业主管部门鉴定,鉴定结论是该品种未在该地所属省份的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审定,由于该品种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导致授粉不正常而严重减产。最后,该农户未获得任何补偿,当地农业部门也表示无能为力,只是给出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农资电商发展的一个忠告:以后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农资! 场景二:一个种植某种特殊经济作物的农户(也不算农户,因为此前并未从事农业生产,只是打工有些积累后,想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由于本身对创业有激情,对网络也有所了解,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该经济作物的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并由某个以前打工认识的朋友推荐聘请了一个技术员来参与其中。该技术员就经常在网上与上游农资供应商交流,并从网上购买了价格远远低于当地零售市场的某种除草剂。却不料,使用后,连续阴雨,导致该作物大面积死根烂根,于是到当地农业部门反映,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在看过农药包装后,指出该农药属于套证产品,并非标称的生产厂家生产。经过检测,发现含有隐形成分,这是导致作物死根烂根的主要诱因。然而,再到网上找到网店,也是一问三不知,死不认账。 这一下,这个年轻人多年积蓄的几十万元化为泡影,随水东流! 场景三:某农户为勤劳致富,决定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把原先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改种西红柿。家里人都没啥文化,在家里读过大学的(非农业专业)年轻人的的指导下,找到一个所谓的西红柿种植专家,所有农资均由该专家推荐在网络上购买。然而,收获季节来了,却没有预想的丰收,西红柿个头小,风味酸涩,着色不匀。最后几乎无收益。 场景四:某农户在网上购买了水溶肥,通过快递送到家,却发现水溶肥破损严重,于是要求赔偿,物流说不是他们的责任,是由于发货方没有说清楚是液体。而厂家也说拿到快递的时候包装完好,不应担责。 以上只是假设,想想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想从事农资电商的厂家或者企业,该怎样从法律上避免这些问题?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