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肥料  化肥
大棚菜地土壤污染严重 地膜残留成最大污染源
时间:2013-06-15 10:22:53      阅读数:

目前,我国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大棚蔬菜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 菜农在产量和效益的驱动下,普遍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棚菜地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鸦片式治疗”致土壤“病变”

  大棚里很难种得出有机蔬菜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加剧,部分土壤发生“病变”,“瓜秧不结瓜”等怪病不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大棚里种不出有机蔬菜,因为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的”微环境。设施蔬菜栽培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这是一条死胡同:为了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种菜,就必须使用大量农膜、农药、化肥,而这又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怪病频现“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这些老菜区大都种了二十来年蔬菜,土传病害特别重。”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站长张朝平解释说,大棚里较为封闭,很多有害病菌都聚集在土壤中,连年种植必须长期施药,时间长了土壤就产生抗药性,有的病“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黑土地土质肥沃,可一些蔬菜大棚中怪病频现。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团结村的齐奉仁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棚室种菜经验的老菜农,当地也是最早种植棚室蔬菜的基地之一,但他最近却为大棚中的“怪病”上火了。

  老齐在自家大棚里种了0.3亩水萝卜,水汪汪的小苗看着就招人喜欢,可不久后他就发现水萝卜苗“蔫”了,原来小苗在挨着地皮的位置腐烂。老齐很纳闷,“种了这么多年菜从没发生这样的情况,用了三次药才控制住病情。”但好景不长,快要成熟的水萝卜在土下部分又发现腐烂迹象。病是止住了,但产量下降,用药成本增加,效益也下来了。“叶子都翠绿的,就和土接触的部位得病,肯定是这土里的病菌太多了。”

  土壤“病变”导致蔬菜大棚没收成的情况不是个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谢文龙说,去年镇里几个蔬菜大棚就“只吃草不干活”了。“连续四五年种西瓜,西瓜经常得枯萎病,土壤中有害病菌过度积聚,最后就变成‘瓜苗不结瓜了’。”

  连年重茬种植后棚室蔬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在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同样存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专家刘兆辉介绍,这个问题虽不是新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当地蔬菜棚室内土壤酸性加重同时出现了沙化趋势,值得警惕。

  中国农科院一份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状况的调查显示,由于土壤健康功能严重衰退,生产性能大幅降低,山东、云南等省份一些蔬菜、花卉产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增加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的方式减缓产量下降。

  肥药依赖“鸦片式治疗”隐患大

  “老菜区发病频率越来越高,前几年育苗时从不打农药,现在必须提前预防,育苗期就得用药。”齐奉仁显得很无奈,药用少了治不好,用多了又出现抗药性,再有病虫害就得继续多打药,“这样反复增施,直到地里种不了菜”。

  一些农民戏称此为“鸦片式治疗”,棚室蔬菜对农药的依赖就像“瘾君子”对毒品的需求一样,最终导致土壤失去种植价值,陷入“病虫害重———增施农药———土壤毒性加剧———病虫害重”的怪圈。

  不合理施肥同样面临“鸦片式治疗”风险。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学教授吴凤芝说,蔬菜大棚内复种指数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高蒸发量的环境下,农民施肥方式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很大一部分残存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民继续增施化肥,形成“恶性循环”。

  “过量氮元素在土壤中富集,可能致癌。”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等专家介绍,过量施肥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还会持续。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成硝酸盐,通过水、蔬菜等进入到人体内,积累转化后容易致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潜在风险继续扩大。

“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调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周月凤说,农民种植习惯不易改变,种植技术单一,真正轮作的区域并不多。

目前,我国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大棚蔬菜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 菜农在产量和效益的驱动下,普遍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棚菜地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鸦片式治疗”致土壤“病变”

  大棚里很难种得出有机蔬菜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加剧,部分土壤发生“病变”,“瓜秧不结瓜”等怪病不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大棚里种不出有机蔬菜,因为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的”微环境。设施蔬菜栽培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这是一条死胡同:为了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种菜,就必须使用大量农膜、农药、化肥,而这又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怪病频现“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这些老菜区大都种了二十来年蔬菜,土传病害特别重。”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站长张朝平解释说,大棚里较为封闭,很多有害病菌都聚集在土壤中,连年种植必须长期施药,时间长了土壤就产生抗药性,有的病“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黑土地土质肥沃,可一些蔬菜大棚中怪病频现。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团结村的齐奉仁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棚室种菜经验的老菜农,当地也是最早种植棚室蔬菜的基地之一,但他最近却为大棚中的“怪病”上火了。

  老齐在自家大棚里种了0.3亩水萝卜,水汪汪的小苗看着就招人喜欢,可不久后他就发现水萝卜苗“蔫”了,原来小苗在挨着地皮的位置腐烂。老齐很纳闷,“种了这么多年菜从没发生这样的情况,用了三次药才控制住病情。”但好景不长,快要成熟的水萝卜在土下部分又发现腐烂迹象。病是止住了,但产量下降,用药成本增加,效益也下来了。“叶子都翠绿的,就和土接触的部位得病,肯定是这土里的病菌太多了。”

  土壤“病变”导致蔬菜大棚没收成的情况不是个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谢文龙说,去年镇里几个蔬菜大棚就“只吃草不干活”了。“连续四五年种西瓜,西瓜经常得枯萎病,土壤中有害病菌过度积聚,最后就变成‘瓜苗不结瓜了’。”

  连年重茬种植后棚室蔬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在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同样存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专家刘兆辉介绍,这个问题虽不是新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当地蔬菜棚室内土壤酸性加重同时出现了沙化趋势,值得警惕。

  中国农科院一份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状况的调查显示,由于土壤健康功能严重衰退,生产性能大幅降低,山东、云南等省份一些蔬菜、花卉产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增加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的方式减缓产量下降。

  肥药依赖“鸦片式治疗”隐患大

  “老菜区发病频率越来越高,前几年育苗时从不打农药,现在必须提前预防,育苗期就得用药。”齐奉仁显得很无奈,药用少了治不好,用多了又出现抗药性,再有病虫害就得继续多打药,“这样反复增施,直到地里种不了菜”。

  一些农民戏称此为“鸦片式治疗”,棚室蔬菜对农药的依赖就像“瘾君子”对毒品的需求一样,最终导致土壤失去种植价值,陷入“病虫害重———增施农药———土壤毒性加剧———病虫害重”的怪圈。

  不合理施肥同样面临“鸦片式治疗”风险。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学教授吴凤芝说,蔬菜大棚内复种指数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高蒸发量的环境下,农民施肥方式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很大一部分残存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民继续增施化肥,形成“恶性循环”。

  “过量氮元素在土壤中富集,可能致癌。”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等专家介绍,过量施肥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还会持续。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成硝酸盐,通过水、蔬菜等进入到人体内,积累转化后容易致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潜在风险继续扩大。

  “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调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周月凤说,农民种植习惯不易改变,种植技术单一,真正轮作的区域并不多。

  地膜“薄如蝉翼”成污染祸首

  农业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全膜覆盖的粮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农民难以割舍。虽说并非所有地膜都会造成污染,“只要能回收不残留,就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杨虎德说。但是,伴随着地膜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残留的地膜也越来越多。杨虎德说,这些地膜主要是超薄地膜。

  记者在多省调研时发现,只要是铺膜的农田,就有地膜残留。甘肃省农业生态保护站的数据显示,甘肃每亩残留量最多达14公斤多,残留量最少的每亩也有5公斤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曾经在对河北邯郸地区的调查表明,棉田地膜残留率一般在10%20%之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种植业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万吨。

  在黑龙江部分地区主推玉米覆膜技术,超薄地膜覆盖范围也随之增加,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蔬菜大棚内的每根垄都用超薄地膜覆盖,加大了超薄地膜污染程度。甘肃目前每年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超过10万吨。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2007年甘肃耕地地膜累积残留量已经达到6万多吨。

  监测发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农民为了减少成本,往往使用0 .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还有0.005毫米的地膜。《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甘肃、黑龙江、宁夏、陕西等地采访时看到,这种现象比较多见。

  据了解,我国1992年制订的国家标准规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毫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严昌荣说,这个标准只有日本地膜标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不少企业生产的地膜厚度还达不到要求。

  张玉辉说,越薄的地膜强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容易老化,更易残留土壤中,破碎后碎块更小,难以捡拾,相应产生的地膜残留量就越大,成为白色污染祸首。

  应严禁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

  既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无法离开地膜,一些农业专家认为,为减轻地膜对农业面源的污染,目前只能完善政策,加大力度做好残膜的回收利用工作。

  一是提高现行地膜国家标准,严格禁止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地膜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车宗贤说,国外地膜的厚度一般为0.0120.015毫米,其抗拉强度比0.008毫米的地膜增加50%94%,极有利于残膜回收。所以我国也应该考虑提高地膜国家标准。

  二是改进地膜使用方法,提高地膜的重复使用率,降低地膜残留。同时改进和推广地膜回收机械。《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多数地方残膜回收全靠手工作业,要么手捡,要么手耙,效率低下。农技人员建议,应研发一种更高效、更先进的残膜回收机械,提高机械捡拾地膜的效率。

  三是建立补偿措施,扶持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同时,鼓励开发无污染可降解的新型可替代产品。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22.8斤!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