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肥料  化肥
蒋建科:农业科技新闻领域的执着追求者
时间:2012-07-27 18:04:13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作者:华文阅读数:

       2007年12月4日晚9时半,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主持人宣布,第一项大奖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杰出记者奖”,获奖者是:来自中国的《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世界银行副行长兼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主席凯瑟琳(Katherine Sierra)亲自为蒋建科颁奖。
  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这个国际新闻大奖。
  熟悉蒋建科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奖来之不易!
  这是蒋建科用青春和汗水、坚持30年矢志不移地实践、报道、研究农业科技新闻、竭诚为广大农民提供致富信息的结果。
  一条新闻改变了人生轨迹
  蒋建科大学学的是农业,因为在社会实践方面贡献突出,成为《人民日报》采访对象,接着被《人民日报》挑选到编辑部当了记者。
  可以说,是一条新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8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当代后稷》,里面把蒋建科比做小后稷。他的事迹不仅打动了许多读者,也让《人民日报》的领导看中了他的才华。当年8月,蒋建科被分配到《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
  1964年11月,蒋建科出生在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城―陕西杨凌蒋家寨村。蒋建科的父亲为儿子起名“建科”,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在农业科学上有所作为。上小学时蒋建科便立志学习农业,理想是做一名农业科学家,用科学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面貌。
  他没有让父亲失望,1982年,蒋建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被植物保护系录取。蒋家寨村离学校有7公里,他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参加农业劳动。蒋建科发现,课堂上学到的许多知识还没有很快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与大学一墙之隔的农村,生产技术依然落后。
  他暗自下定决心:为附近农民做些实事。
  他开始了对农村的调查。蒋建科利用课余和假期骑自行车跑遍了学校周围的30多个村子,一气儿写出7篇调查报告。在调查农民需求的基础上,蒋建科联络8名同学,在五泉乡搞了一次科技咨询。几小时内,他们发放1200多份资料,接待了数千人次的群众咨询,热情的农民把咨询台都快挤翻了。
  蒋建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农民办防虫讲习班,还发挥优势办起一份面向农民的油印刊物《农家信鸽》,他因此被聘为校报首席记者,并当选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毕业前,他已经在《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稿件一百多篇。
  蒋建科还在校团委支持下,倡导成立了学校的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用所学知识直接为农民服务。
  1986年3月,蒋建科撰写的调查报告在陕西省政府组织的百名大学生社会调查中荣获第一名。1986年6月在“全国大中专学生理想与青春征文竞赛”中再次荣获第一名,征文《踏泥泞小路,播知识良种》被刊登在6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专版头条位置。有了这些成绩,很顺利地被《人民日报》录取。
  《人民日报》选中蒋建科,当时既让学校领导高兴,也感到为难。高兴的是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去人民日报社工作。为难的是蒋建科经过几年社会实践,表现突出,希望他留校。最后,学校还是忍痛割爱。蒋建科毕业后遂于1986年8月被分配到人民日报社,作为一位受过完整农业教育而走入新闻殿堂的农民娃,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
  有人觉得他丢掉了专业很可惜。蒋建科很坦然:“我学的昆虫传播花粉是让作物增产,新闻却是另一种传播。从本质上说没改专业,我乐意当专家的二传手!”
  来到人民日报社,他有着明确的目标,接着把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好。他在日记中写到:农业科技+新闻=成果。他要发挥生长在农村、系统学习过农业科学知识的优势。
  在入社教育的半个多月里,他听社领导和老编辑说到上夜班对记者成长的重要性,就决心从夜班开始学习。实习一结束主动报名去了夜班。
 目前,他已连续上夜班18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版面已经超过2000块,其中许多获得报社的新闻奖。
  一千多篇报道:
  “学农爱农更为农”的真实写照
  蒋建科经常对人说,是新闻界老师和他们的报道为他指引着奋斗的方向。
  《人民日报》在城里,怎么帮农民种地?蒋建科说,用新闻种地,通过《人民日报》把最新科技成果传播给广大农民朋友,不也是帮助农民朋友种地吗?
  报社对上夜班的编辑在写稿方面没有具体要求。他上夜班为他人作嫁;白天,牺牲休息时间四处采访农业科技新闻,经常是夜里3点下夜班,早上7点起来赶往农业大学和农业科学院采访。晚饭后赶紧小睡一会儿,夜里九点准时上夜班。许多产生重大影响的报道就是这样采写而成的。
  他深入农村牧场,深入教学和科研院所,睡土炕,住帐篷,与父老乡亲促膝谈心,与农业科技工作者交流感触,报道心声,传达意愿,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宣扬他们的创造发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他的采访已经深入到课题组。甚至课题进展程度、什么时候能出成果等等都了如指掌。他与农业科学家交朋友,长期坚持追踪采访,积累了大量素材。
  20多年来,蒋建科走了28个省市自治区800多个县的2000多个村庄,以及60多所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采访专家、政府官员、农民等上万人(次),发表了1000多篇新闻稿件。
  他热爱农业,但又不局限于报道农业科技新闻。
  至目前,他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奖,以及《人民日报》颁发的各类新闻奖项100多个,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
  一万多封群众来信:
  体现党报记者社会责任
  蒋建科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新闻的社会效果,每采访一个新闻,都提前做好选题策划,向农民朋友做调查,了解实际需求,然后再到农业大学和农业科学院去采访专家学者,因此,报道经常产生很大影响。他采写的《肉羊饲养技术帮你走上致富路》一文刊发后,先后收到读者来信3000多封,持续时间长达3年。
  一些农民读者看到蒋建科采写的报道后,直接来报社找他,他都耐心接待并给予答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还经常把前来咨询的农民介绍给农科院专家,并花钱打车把他们送到目的地。
  20多年来,蒋建科回答读者来信、来电1万5千人(次)以上,许多读者从中找到致富信息。
  蒋建科说,党报在传播党的声音和群众呼声的同时,也能为农民朋友提供些致富信息,对稳定和提高党报社会地位不无好处。正是通过这一万多封来信,蒋建科总结提炼出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评价体系,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被一些刊物广泛引用。
  蒋建科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农业记者,20多年来,还采写180多篇参考报道,对解决一些重大科技自主创新问题发挥了作用。
  蒋建科还把每次采访,每一块版面的编辑都当作研究,经过20年积累,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农业新闻学》。
  为从农业科学角度证明新闻的学术性,他在18至38岁这段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把目标和视角集中到“农业科技新闻”领域,到农村实地调研,用大量新闻实践来探寻“农业科技新闻”规律。有了这个“桥梁”,证明新闻具有“学术性”的这道难题就找到了突破口。也为证明新闻的“学术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蒋建科始终站在新闻和农业科学的前沿,积极申报与农业和新闻相关的部省级科研课题,目前已经主持部省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部省级科研课题4项,丰富了农业新闻理论、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蒋建科在农业新闻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目前,他先后受聘担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特聘教授,利用晚上下班后的休息时间为学生们开设了《农业新闻》课程。
  蒋建科在农业新闻方面做出的贡献也得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关注和好评。2005年起,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先后邀请他出国采访了国际水稻所、世界渔业研究中心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2006年4月,该组织在中国首次举办农业科技媒体培训班,蒋建科又被聘请为主讲教授,他的讲课受到世界银行副行长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秘书长等专家以及学员的高度评价。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22.8斤!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