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肥料  化肥
创造美好农业的践行者

——访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文班

时间:2012-07-27 16:05:30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作者:华文阅读数:

 

      高文班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企业家,十几年前,他曾引领了临沭复合肥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和振兴,使临沭成为全国优质肥料生产基地县和中国肥料行业的风向标。
      高文班还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者,他曾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建起了国内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并以高塔造粒技术的不断创新引领了中国高塔复合肥行业的迅猛发展。
     高文班更是一位致力于创造美好农业的践行者,史丹利公司握手袁隆平院士,共同致力于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更彰显了高文班的文化理念创新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胸襟和气度。
 
     他带动了临沐复合肥产业群体的迅速崛起
    有人说高文班是临沭肥料的“代言人”,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早在1992年,高文班建起了临沭县第一家复合肥生产企业——华丰化肥厂,实现了他的第一个夙愿,让农民兄弟用上了省心肥,并带动了临沭肥料产业群体的迅速崛起。至今史丹利已走过了16年的辉煌历程,谈到企业的发展时,用高文班的话来诠释就是:一年一个合作项目,一年一个创新理念,一年一个攀登标杆。目前的华丰化肥及史丹利化肥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与十几年前相比,是旷世空前的腾飞与跨跃;从以下几组数字中,让我们见证一下他们的辉煌与成就
 
      2001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资产总额5000万元。
      2002年,销售收入突破3.6亿元,资产总额1.5亿元。
      2003年,销售收入突破5.82亿元,资产总额2亿元。
      2004年,销售收入突破10.2亿元,资产总额7亿元。
      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19.3亿元,资产总额9亿元。
      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  24亿元,资产总额11.亿元。
      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 24 亿元,资产总额  11、6  亿元。
 
     让我们再看以下数据:2004年,史丹利跨入“中国化肥百强”行列;2005年,史丹利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2007年,史丹利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继续保持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史丹利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9000万元,总资产11.5亿元,拥有员工2000人,年生产能力200万吨的全国超大型复合肥企业之一。史丹利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2000个销售网点,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其主导品牌“史丹利”、“施丹利”、“三安”全部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史丹利公司曾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
      中国第一代最高含量54%复合肥;
      中国化肥行业第一家拥有农化飞机;
      中国化肥行业第一家在国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
      这一切,足以奠定了史丹利在中国复合肥行业的领军人之一的地位。
      随着临沭县复合肥产业的快速发展,史丹利高塔造粒肥、金正大控释肥、金沂蒙双塔肥等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复合肥生产业已成为临沭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占全国销售总量的1/3,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优质肥料基地县”、“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
“没有想到:临沐的肥料能做的这样大”谈到这一点时,高文班对质检部门的行业指导及政府扶持的作用赞不绝口;
      临沭县作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是有理由的,高文班侃侃而谈:临沐县复合肥行业的兴起,加速了企业间的有序竞争,才有今天临沭化肥基地县的形成;你上我上大家上,让压力变动力,竞争促发展,谁也不甘心落后,无形中把企业做大做强了;就史丹利化肥和华丰来说,现在生产能力就达220万吨,其中高塔双塔肥100万吨,,目前临沭县复合肥的总体产能将达到700多万吨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县;
     我们和史丹利的创业者们一起,共同见证了史丹利的迅猛发展和骄人业绩,也感受到了高文班董事长的欣慰和知足,再过一个星期,就是高文班董事长六十岁的生日,我们在祝福他的同时,也为他致力中国复合肥行业的发展,为临沭复合肥产业的的腾飞做出的贡献表示敬佩。
   
      他引领了中国高塔复合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高文班带领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研发了世界上制造高浓度复合肥的核心技术,开发产品包括生物肥、控释肥、高塔复合肥等多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产品不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且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让史丹利一直走在了全国肥料行业的前列。
      2000年,史丹利一年内开发出高、中、低浓度三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复合肥,其中高浓度复合肥荣获“山东省技术创新一等奖”。
      2002年,史丹利成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为科技顾问,与企业技术开发人员一同攻关科研项目。
      2004年,他们首开了国内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的先河,并始终致力于世界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的深层次研究,不断推动这一世界级技术螺旋式上升。2005年初,当业内人士还在为史丹利公司创造出国内第一条单塔熔体造粒技术感到惊叹的时候,该公司年产80万吨双塔熔体造粒缓释长效复合肥项目已经开始付诸实施。项目关键创新点一是在原有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特点的基础上,加入能够按照作物不同生长期养分需求,适时释放自身养分的生物酶制剂,从而达到缓释、增效功效;其工艺原理采用国际先进熔体尿素载体塔式造粒技术,熔融尿素与磷、钾等原料充分混合后,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产品外观光滑,并带有针孔状,具备自身防伪功能。二是注重自身生产环节、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整个生产流程做到无水分引入和“三废”排放;科学的双塔造型设计,可以大大节约土建和设备投资,使生产能力相应增加一倍。
      史丹利建起的国内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使中国高塔造粒技术与世界技术并驾齐驱,具有环保、节约和高效等特点,被国家列为“十大节能工程”项目,并予以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被国家四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7年,史丹利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两步氨化法新型复合肥等3个产品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氨化硫酸氢钾液生产硫基复合肥技术获得山东省第九届专利奖,塔式熔体缓释肥、熔体造粒多元素高效缓释作物专用肥等3个产品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企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了锌动力复合肥,订单不断。
      2008年,面对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压力,史丹利通过科学论证,推出含量36%的复合肥。该肥料属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绿色肥料,其独到之处在于既能满足作物的营养需要,又给农民节约了用肥成本,还顺应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潮流。
      十几年过去了,华丰化肥从当时国内最早的手工掺混,滚筒造粒起步, 到利用DCS电脑控制的两步氨化新型硫酸钾复合肥生产线的开发,再到年产20万吨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年产80万吨双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的建成,这些名列同行业前列的生产工艺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让世人看到了,高文班及他的同伴们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的信心和风采;
      好的产品,才有好的市场,高文班认为:目前史丹利的高塔复合肥已经较好地创造了市场,每天5个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旺季的时候,客户要排队等货,销售增长幅度高;郓城一用肥户,施肥 9亩地,产1万1千斤小麦,他们十分感谢史丹利提供优质的肥料;河北威县一芦笋种植户,施肥后原来的一级品,成了特技品,成品率高,增长幅度高。
               
      他是一位致力于创造美好农业的践行者
      作为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家,高文班更注重企业的文化理念创新。
      2007年7月,史丹利400名优秀经销商进入清华大学接受营销技能培训,这充分展示了高文班致力于创造学习型企业的胆略,更彰显了史丹利文化创新的魅力。
      “民营企业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很多人说我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者,可我更愿意在成功之后力所能及地反哺社会。”高文班如是说。
      作为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史丹利价格定位是全国复合肥价格的风向标,高文班深知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表示:“宁愿牺牲企业的利益,也不能随便向农民身上伸刀割肉。”为了这一庄严的承诺,史丹利始终如一地坚持“别人小涨它不涨,别人大涨它小涨”的经营方针。
      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让农民真正用上货真价实的化肥,史丹利公司从2005年年底开始在产品出库前对产品包装袋扫描了条形码,使每一产品都有惟一的条形码编号,维护了经销商和农民兄弟的利益,也保证了史丹利化肥的品牌可信度。
      经销商队伍的培育和发展,也是高文班看重的;他很自信地告诉记者:华丰的经销商队伍很稳健,客户是稳定的,随着产品的逐渐升级,企业老客户继续巩固,新客户发展迅速,销售增长幅度显著;
     “服务也是硬道理”高文班如是说,: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不断提高,对产品的选用和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农化服务和产品质量向更高的层次去发展;
      高文班对品牌的认知是这样诠释的:企业的发展以前是靠产品竞争,现在是靠品牌竞争;品牌的打造,需要产品质量的定位,需要亿万万农民的信誉度;好的品牌:一是质量,二是诚信,两者缺一不可;
      2008年2月,史丹利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缔结战略合作联盟,联手助推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程提速,实现了良种良肥的强强联合,这更体现出高文班为创造美好农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强烈愿望。
      谈到目前的行业形势,他认为:今年比较好的企业产能过多,供给矛盾有点大,但复合肥行业是个好的行业,有倒台的企业没有倒台的行业,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只要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好,让农民增产增收的化肥产品,市场还是认可的;
      谈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他非常自信地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畅销全国26个省600多个市、县,并远销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明年的目标,要完成26个亿的销售收入;除了在临沐本地建厂,也在寻求资源进行外部扩张,对企业在国内的复合肥生产、营销重新加以布局,为企业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规划更为美好的前景,做大做强复合肥产业。其中,吉林省吉林市60万吨复合肥项目将于今年9月份竣工投产;山东省平原县40万吨复合肥项目建设已破土动工;广西贵港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即将开工。
      高文班致力于引领中国复合肥行业发展的目标矢志不移!
      高文班致力于创造美好农业的决心永不动摇!
    2008年2月22日,祖国的北方还是一片雪花飘舞的时节,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南省三亚市却在热 情洋溢的气氛中见证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合作;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当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史丹利化肥公司董事长高文班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现场所有的人无不为之震撼和感动。业内人士对双方的合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寄予厚望,对此项良种良肥强强合作、助推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程提速这样一种大农资经营模式的创新感到欣慰!大家在对袁隆平院士表示敬仰的同时,也对有着十六年复合肥生产历史并领军复合肥产业帅将之一的史丹利公司董事长高文班增加了一份敬重。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22.8斤!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