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根治惠农资金屡被侵占,必须健全涉农补贴的相关监管制度,各个环节从严把关,把权力放到法治的笼子里,从严依法行政。 新华网2014年曾报道称,4个月时间内,由瓜菜大棚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牵出的腐败案,让海南省12名农业局正副局长“落马”,涉及9个市县,几乎占到全省市县的一半,涉及违法违纪金额超过1亿元。新华网
原本是国家惠农资金的“把关人”,却成为不法分子“侵蚀”这些资金的“帮凶”。报道称4个月时间内,由瓜菜大棚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牵出的腐败案,让海南省12名农业局正副局长“落马”,涉及9个市县,几乎占到全省市县的一半,涉及违法违纪金额超过1亿元。真可谓官德跌碎一地,公信力败坏得体无完肤。笔者疑问,惠农补贴缘何成了撂倒众多农业官员的“绊马索”?这样的农资补贴“管涌”腐败,我们惠农资金的“把关人”靠什么“秉公用权”?监管去哪儿了? 其实,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就是为了让农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然而总有一些地方政府不拿农民当回事不拿惠农政策当回事,以至惠农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屡禁不止。就像报道中的海南,12名农业局正副局长,为了套取补贴,花重金拉拢掌握审批、审核权的农业系统干部。上级授意、下级操作,大开“绿灯”,审核通过后,成功套取补贴,建好的大棚便丢弃撂荒,“人走棚空”。让本该“输血”、“造血”的扶农惠农资金,却成了基层贪官们贪腐的“香饽饽”“唐僧肉”,不得不令人惊心,让人深思。
本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政府财力增强,中央便推出各种惠农补贴如:种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计划生育奖励、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资农机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而却出现像海南这样大面积的官员贪腐,不得不说,可能除了部分官员们的贪婪,更是我们执行制度上出现了问题,监督手段完全失灵,才让这么多有贪念的官员钻了空子,侵害了农民等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让政策实施的直接对象人民群众却被晾到一边,让惠农成为渔利的对象。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按常理,涉农补贴的申请、审查、批准、发放等存在多个环节,要达到轻易骗取也并非易事,然而“无巧不成书”,本案还就涉及违法违纪金额超过1亿元。为此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内部有效的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内控失效,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利益共同体。即便有一套管理监督机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空转”现象,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然何以出现12名农业局正副局长“落马”,涉及9个市县,几乎占到全省市县的一半的令人尴尬的境地。真是“没有想不到,只有啃不到”。 纵观整个事件,不难看到,除了审核不透明,外部监督缺失也是一大原因,才导致骗取财政补贴行为上至局长,下至普通干部,都能从申报、测量、验收等环节捞到“油水”。让原本比较严格的审批流程在基层却成了“摆设”,甚至一些干部协助不法分子“弄虚作假”套取补贴。为此,必须打破“封闭审核”,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项目审核,才能避免体系内部作假破解“封闭式审核”的圈子。
一言以蔽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公权力的“安全阀”。要根治惠农资金屡被侵占,必须健全涉农补贴的相关监管制度,各个环节从严把关,把权力放到法治的笼子里,从严依法行政;必须利用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宣传惠农政策,让农民对国家给自己多少补贴清清楚楚,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必须改变政府机构层级代办代发,由国家农业部或省级政府统一为农户开设账户,所有惠农补贴直接汇到农户账号上;必须增加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贴者的造假成本,引入惩罚措施,让贪腐者不敢乱伸手。(文章来源:张家界在线 作者:鱼予) |
![]() |
潍坊诸城惊现“地瓜王”重达 |
潍坊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 2017-11-16 09:26:4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尿素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今日国内尿 2017-11-16 08:51:18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市场行情日报,二铵企 2017-11-16 08:49:43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氯化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氯化 2017-11-16 08:48:51 |
![]()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 |
2017年11月16日:国内硫酸钾价格市场行情日报,国内硫酸 2017-11-16 08:48:01 |